大 丰 稻 米
2024年第3期
(总第38期)
盐城市大丰区稻米业协会秘书处编 2024年12月30日
培育品牌创佳绩 产业兴农促发展
自2018年5月22日协会首次换届以来,二届理事会在一届理事会健全协会组织、制定协会工作制度、申报“大丰大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推行水稻优良品种种植、提高“大丰大米”品质、制定“大丰大米”地标使用管理规则、推行“大丰大米”地标正确使用、提高会员单位创立共同品牌意识,团结和带领会员努力克服三年新冠疫情影响带来的困难,品牌建设取得了新的发展,在产业兴农工作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一、稻麦种植面积稳步增长。随着国际粮食市场行情的变化和国家对粮食种植的高度重视,五年来,我区范围驻丰农场、本地国营农场、家庭农场和农户种植粮食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稻麦种植面积,驻丰农场从20多万亩增加至40多万亩,本地从30多万亩增加到近47万亩,现总面积近90万亩,稻麦种植家庭专业农场从5年前的15个发展到48个,龙头骨干企业的引领和带动,大力实施规模种植,优良品种推广,绿色和机械化种管,促进了稻麦品质和产出效益的提高。
二、努力申报“大丰麦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大丰大米”、“大丰麦仁”是协会成立之初即确定要着力打造的2个品牌。在实现“大丰大米”地标成功注册后,2017年,协会着手“大丰麦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申报准备工作,连续4年对“大丰麦仁”的年鉴资料进行了编写和修改,直至达到申报要求。于2022年8月成功获批注册,使“大丰麦仁”成为国内麦仁类产品首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为我区“大丰麦仁”产品加快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三、认真抓好“大丰大米”、“大丰麦仁”商标的使用。
创立品牌,打响品牌,涉及很多环节。为了做好“大丰大米”地标商标使用工作,协会做了大量工作。一是宣传发动,统一思想。通过组织培训,讲解辅导,要求大家克服小生产的小农经济意识,明确共同品牌也是作为会员自己的品牌。二是精心指导,正确使用。制定了系列的法规和规章,不仅审批注册严格把关,而且对实际使用提出具体要求。协会2名工作人员共帮助27家大米加工经营会员单位、8家麦仁加工经营会员单位,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办理了使用地标备案登记,为33家会员单位申请办理了使用国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报批手续。三是统一包装,免费使用。协会专门设计了袋装与盒装2类6种包装样式,融合了大丰区域特色(国家首批生态建设示范区),自然特色(黄海湿地、麋鹿故乡),产品特色(大丰稻米香)等优势秉赋,设计美观大气,特色明显。为会员单位节约了经营成本,协会还对所有包装设计向国家版权局申请办理了著作权登记。
四、制定“大丰大米”、“大丰麦仁”二个地方标准。为了使“大丰大米”、“大丰麦仁”两个特色地标产品质量有据可依,我会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相关规定和国家有关制定产品标准的规定,分别于2020年7月、11月着手起草、制定大丰大米、大丰麦仁两个盐城市地方标准。先后召开座谈、讨论分析会6次,标准稿修改7次,盐城市市场监管局组织专家组现场评审2次,经过努力,2个标准分别于2020年12月,2022年1月获批通过。
五、努力扩大“大丰大米”、“大丰麦仁”知名度。为积极向外推介“大丰大米”、“大丰麦仁”品牌,通过政府部门铺路搭台和协会会员的共同努力先后组织会员企业共参加对外宣传推介活动20多次。通过各种平台的对外宣传和交流,我区稻米产品开始全面地走向苏南、上海、浙江等长三角地区,向华南的粤云贵地区也有了辐射,“大丰大米”从鲜为人知进入到了全国十多个省市,知名度得到了较快提高,产品品质广各地受消费者的好评和喜爱。
六、稻米产品取得的荣誉。自2017年12月“大丰大米”被农业部优质农产品推广中心评定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之后,5年来,通过参加省、全国粮食和农产品的展评活动,“大丰大米”、“大丰麦仁”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获奖的单位主要有绿州米业、鹤鸣谷米业、金色农业公司、华丰种业公司、焦点农业公司、宏丰米业公司、兴谷米业公司、义禾农业公司、旺达米厂、三元晓成家庭农场、金麦缘麦仁厂等,会员单位共获得全国性行业评比奖项8个(次),省级行业评比奖项16个(次)。
|